- 魅力
- 1018
- 金钱
- 1378 ¥
- 威望
- 0 点
- 经验
- 1018 点
- 积分
- 1018
- 阅读权限
- 10
- 注册时间
- 2003-1-22
- 最后登录
- 2007-9-27
- UID
- 186
- 主题
- 72
- 帖子
- 269
|
这是个沉重的题目。无论潘美,还是歌迷,都不愿重提那段暗淡的时光。可是,看到有人无端指责:潘美后期越来越走下坡,甚至用词尖刻。我认为有必要站出来驳斥。虽然希望他们,多少能提点有价值的观点,可是十分遗憾:他们大多既不了解潘美的经历,更不懂音乐创作,让人觉得只是信口开河。
有点音乐常识的人都知道:音乐艺术家的作品如何,不但决定于其艺术水平,更决定于环境、心境。贝多芬一生坎坷,与命运的不屈抗争,成就了《命运》交响乐。而《月光奏鸣曲》则是在完全不同的心境下创作的。古典音乐如此,现代流行音乐也是如此。齐秦的《大约在冬季》、童安格的《其实你不懂我的心》,背后都有着作者的经历、心境。就是天才,也不会有空穴来风的无根佳作。
我曾有一段心情惨淡的时间,二三年里,很少弹琴,更没有兴致填词作曲。琴弦锈迹斑斑,每天编程到深夜,其实只为忘记往事。那么长的时间里,只为席慕蓉的《想你在雨水中》、《给你的歌》谱上曲。也许是因为心灵麻木的时候,更容易被诗中表达的信念感动:燃烧的生命不必后悔,真正的爱不必回头。
有创作兴趣,或有音乐创作经历的人,才能理解心境对创作的重要性,不良的心境完全能扼杀一个音乐人的才华。不幸的是,出道不久的潘美,迎面遭遇毁灭性打击。
一个洁身自爱的女艺人,被恣意泼上污水;一个经常为社会贡献爱心的歌手,遭遇了绑架敲诈....当她用“将世界的心拥在一起”的大爱,热情地拥抱社会,却猛然被咬得血肉淋漓。她胆战心惊地看着:人欲横流之中,有许多唯利是图,缺乏人性的鲨鱼出没其中。她心灵深处,受到致命的摧残。
演艺圈的残酷,和艺人遭受的迫害,让人想起英年早逝的梅艳芳、张国荣。当年张、梅就是因此早早退出歌坛。梅艳芳回忆艰难岁月时曾说过:
“我用喝酒跳舞来发泄......但一定坚持回家。如果喝了,把家门关上才开始醉倒,不省人事,酒醉醒来往往很难过,但一定要这样发泄,否则我精神会崩溃。”
“有多少个晚上我精神压力太大,痛苦难眠,忍不住哭湿了枕头......”
潘美受伤更重。要命的是,潘美是创作型的歌手。梅艳芳心境不好,有别人为她创作。但潘美习惯了唱自己的歌。当心灵一片荒漠,潘美能写出佳作吗?
我们不知道潘美是如何渡过那些暗淡岁月,但这种痛楚却深深地烙在她的作品中。从《找一个雨天》开始,潘美作品风格全面地暗淡下去。那个唱《将世界的心拥在一起》的潘美再也没能复苏、再生。以前,即使唱《拒绝融化的冰》,但歌声依然热情、有冲击、有期待。可此后,就算唱《阳光照得到的地方》,却有一种毁灭的窒息感,哪能听出阳光的味道?《折翼天使》、《孤独与我为伍》、《爱我永远寂寞》她的作品开始反复倾诉着撕心的伤痛,被抛弃的无助,逃离世间的自我封闭,让人感到沉闷、绝望。
面对风刀、暗箭,“这样的话题我不愿继续”。可是心太累、伤太重,也许只有虚幻的爱情,才能给她温暖。于是,出现了梦呓式的《谁教我是真的爱你》、《爱上你又如何》、《爱你到心疼》、《一样还是等不到你》......缺少真爱的体验,这种幻想式的爱情作品,自然显得空洞和不真实,不能从灵魂深处打动人心。就是少女梦寐以求的爱情,也成了《为何爱情让我痛》、《情剑》。当我们听这些作品时,谁又能想到一个弱女子,是在挣扎着生存呢?
在《原谅我改变》、《错决》、《当我离开你》等作品之前,潘美相对缺少振憾性的佳作。但我认为:这是因为她遭受了心灵重创。她不缺才华,而是缺乏温暖、感动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