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心爱你潘美辰歌友网

标题: 失意朋友的疗伤曲:《阳关三叠》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wxj    时间: 2003-11-10 12:13:33     标题: 失意朋友的疗伤曲:《阳关三叠》

  《阳关三叠》本是古曲,出自唐朝王维的《渭城曲》。在唐、宋两代,曾广为传唱。我看过它的古谱,觉得古人对音乐的理解、审美观与现代流行音乐有所不同,古谱未必很合乎现代年轻朋友的口味。而我又非常喜欢这一曲的词,所以就重新谱了曲。

 最近才知道,许多潘美的歌迷,在生活中是很失意的,但却藏起受伤的心,全力支持潘美,很令人感动。本来认为,《阳关三叠》抒发的是只有男子之间才有的真诚友谊,而现在看来女子之间也有很多动人的情谊。

    总觉得,《阳关三叠》是给失意朋友的最好疗伤曲。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常八九,这曲《阳关三叠》,应该会引起很多人共鸣吧。

  潘美啊,你一路风尘仆仆,一定会有累的时候,就让网上的朋友,举杯相送,为你唱一曲《阳关三叠》吧。你要好好爱惜自己:人生会少,自古功名富贵有定分,莫遣容仪瘦损!别累着自己,心痛了别人.....有时间的话,来这里看看支持你的朋友、歌迷。许多潘迷把你的歌当成“疗伤曲”,那么,也请你为那些失意的朋友唱一曲《阳关三叠》吧.....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备注:《阳关三叠》介绍:(转贴)

  唐朝在长安送別,有两个地方,一是在长安城东二十里的灞桥。“灞岸晴來送別頻,相偎相倚不胜春;自家飞絮犹无定,争解垂丝绊路人。”就是写灞桥送別的情景。另一个是在长安西的渭城,李商隐有诗云:“京华庸蜀三千里,送到咸阳見夕阳。”从长安到渭城,送行的送出一天的路程,颇有送君千里的情谊。

  渭城送別,都是饯別去西北的行人的。

  唐代西北地区同中原的交往十分频繁,著名的“丝绸之路”,即从长安出发,经渭城向西至敦煌,或取道北路出玉门关,或取道南路出阳关;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,都是西北重要的边防重地,常有大量驻军。而西北与中原,生活水平与风土人情都极不相,从长安西去的人都倍增离乡背井、各遊异地他乡的愁怨。因而, 渭城送別辞同灞桥送別辞的情味是颇不相同的。最著名的渭城送別辞,莫过于王維的《送元二使安西》(又名:《渭城曲》):

  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
  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;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
  清晨一阵細雨,洗去了客舍、楊柳的轻尘,到处都显得格外明丽清新。对上路远遊的人來說,出门就遇上好天气,前程也許会吉祥如意吧。但是,元二要去的地方是安西,安西都护府治所遠在龟茲城(今新疆库车县境 ),那是个什么地方呢?

  “絕域阳关道,胡沙与塞尘;三春時有雁,万里少行人。”

  彼此由前程想到安西,眼前美景又怎不黯然失色?王維四句自写春日景至訴饯別情,复杂的心理,反而以 最简单的方式反覆表現出來。一个举杯动作,一句劝饮的,像重锤敲打著读者的心。语虽浅易而意极深长,有很強的概括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
  王維這首詩,后来被人谱上曲子,名《渭城曲》或《阳关三叠》,在唐、宋兩代,广为传唱。诗人刘禹锡被貶出长安二十多年,后被召回,在长安的一次酒宴上,老熟人何戡乐師为他唱了《渭城曲》,诗人当即作了一首《与歌者何戡》诗赠他,诗中說:“旧人唯有何戡在,更与殷勤唱渭城。”表达了他的无限慨叹和感激之情。白居易《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以六韻寄之》中云:“最忆阳关唱,真珠一串歌。”李商隐《饮席戏赠同舍》云:“唱尽阳关无限叠。”《贈歌妓二首》:“断肠声里唱阳关。”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(在这个论坛发布的曲谱,都送给我们的偶像潘美,希望她喜欢、对她有用。请勿转贴、传播,谢谢。)

[attach]520[/attach]
作者: 眼镜蛇    时间: 2003-11-11 20:52:15

老兄何时也让我听听这首疗伤曲呀?
作者: wxj    时间: 2003-11-11 21:01:19     标题: 好说。

有机会,我用木吉他弹唱给你听。

唱歌我是三流以下。^_^。不入法眼,你可别笑掉大牙。




欢迎光临 用心爱你潘美辰歌友网 (http://panmei.net/bbs/) Powered by Discuz! X2